在本期的Payments Powerhouses系列访谈中,我们将对话Coinhako市场副总裁Alrick Oh,共同探讨加密货币行业的跌宕起伏、消费者预期的变化以及日益严格的监管保障措施。
Alrick Oh现任Coinhako市场部副总裁,他在大学毕业之初便投身加密货币行业,彼时数字货币尚处于萌芽阶段。在过去六年里,Alrick从零开始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业务能力全面的营销与传播团队,为Coinhako成长为新加坡领先的金融服务应用程序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Coinhako在业界脱颖而出。
Alrick,欢迎来到Payments Powerhouses。作为Coinhako的初创团队成员之一,您为公司今天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您从零开始搭建团队,到现在集结逾百位优秀人才,帮助Coinhako成为新加坡首屈一指的金融服务应用程序。我想知道,您是如何涉足加密货币领域的?
Alrick: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其实是在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加密货币领域。我在看剧时偶然接触到“比特币”这个词,那个时候,我正忙于撰写毕业论文,研究如何在金融服务领域采用颠覆性技术推动行业发展。我发现,众多涌现的金融科技公司,都致力于改善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生态系统。
因此,当我了解到比特币改善金融生态系统的价值主张时,我深感兴趣并展开了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写进论文的话题。这就是我最初接触比特币的经历,而真正付诸于实践则是毕业之后。
我并不是那种热衷于传统工作模式的人,于是开始尝试加密货币交易,觉得这是条致富之路。起初几周颇为顺利,然而不久之后,我开始有些自负,接二连三地做出了几笔糟糕的交易,最终导致我几乎损失了所有资金。
自那之后,作为一个刚毕业又身无分文的年轻人,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找份工作了。那时,在新加坡搜索加密货币相关的工作,就只有Coinhako这一家公司。于是我投递了简历,与联合创始人兼CEO Yusho会面后,我成功入职Coinhako,成为了这家公司的第七名员工。
时至今日已近六年,这段旅程堪称精彩,我亲眼见证了公司从七人小团队发展壮大到现在的规模。
我非常好奇Coinhako这个名字 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Coinhako由两部分而成,“coin”一词直指加密货币,而“hako”是一个日语单词,意为盒子,所以合起来就是“币盒”。为什么选用日语单词呢? 是因为我们的CEO Yusho有一半日本血统,这就是公司名称的由来。
简单来说,Coinhako的核心业务是什么?
Coinhako是一个提供安全、可靠、无缝接入数字资产(如比特币)服务的行业领先平台,用户可以通过Coinhako轻松将法定货币兑换成加密货币。比如,如果用户想投资以太坊(Ethereum)来参与基于ETH的DeFi协议,就可以通过Coinhako直接使用新加坡元进行交易,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业务。
鉴于近期加密货币领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比如FTX的崩塌,消费者对加密货币的期待与您初入Coinhako时相比有何变化?
从我加入Coinhako至今,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节点是在2021年,可以说是币圈最后一轮牛市,那段时间见证了加密货币史上最大规模的采纳浪潮,新晋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激增。
2021年,很多人出于短期交易目的涌入加密货币市场,但那时市场趋于成熟,人们对加密技术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因此,在2022年下半年,NFT迅速兴起,2021年涌入市场的众多新晋加密货币持有者开始深入探索Web 3.0空间,随之而来的是GameFi和DeFi的兴起和流行。如今的市场无疑更为成熟,对各类技术的应用也更加熟悉。
监管保障方面呢? 日益严苛的监管保障措施是否影响了Coinhako以及整个行业?
除了个人投资者外,我们观察到,如今有更多的机构开始对这一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当前围绕加密货币的监管标准日益完善,因此这些机构得以将数字资产融入其商业模式之中。
此外,去年新加坡出台了一些指导方针,导致我们使用第三方服务进行平台推广的举措受到限制,这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谷歌或Facebook投放广告,也不能与代理机构进行合作,更不能通过电商平台开展促销活动。同时Coinhako高度依赖新加坡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更加专注于内容营销策略,通过自然增长来增加平台流量。我们不得不加大产品营销力度,以此展示我们的产品优势。
在Coinhako的早期发展阶段,我们就深刻认识到构建强大社区的重要性。我们初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区的支撑,口碑传播成为我们影响力扩大的重要驱动力。我们的用户推荐计划一直是获客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以往,我们也曾与本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推动关于加密货币议题的讨论,但由于去年的监管限制,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目前,我们正在加强博客建设,提供更多科普性质的文章。
同时,在去年新的指导原则出台后,我们密集咨询了法律合规团队,共同制定了 适应新加坡市场的内部营销框架。我的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审核团队产出的内容,确保每一项内容都符合当前的所有规范要求。
您对行业的看法有发生变化吗?
这么说吧,如果我对市场没有信心,就不会在这个行业坚持如此之久。
去年的确发生了不少丑闻,令人遗憾。当市场略显疲软时,媒体往往更倾向于报道负面消息; 而当市场回暖,新闻氛围也会随之变得乐观。去年,加密货币常被称为是未来发展趋势,被大力推崇; 而现在的舆论风向则认为应该完全避开加密货币市场。
我一直认为,加密货币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实验性阶段,自20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这个行业成立至今仅14年,市场仍在探索中前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我看来,去年的诸多丑闻暴露了中心化商业模式与加密货币结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从积极的一面看,这些丑闻正在促使市场走向成熟,并迫使我们探索进一步降低市场风险的方法。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中心化实体可能随时面临崩盘,这也使得政府在构建针对加密企业的监管架构上有了更多明确的方向。
您认为外界对加密货币行业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坦白来说,我认为是将加密货币和Web 3.0视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观点有时会引起争议。
我的本意并非否定加密货币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实际上,从大型银行到政府机构,都纷纷探讨推出各自的数字货币,这足以证明加密货币影响力。去年参加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期间,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支付公司都在自主研发托管钱包,这揭示出去中心化趋势下企业的发展趋势,这是原本的封闭系统中难以实现的新局面。然而,将加密货币视为即将全面取代现有金融体系的未来图景,未免过于片面。
一个更合理的视角是: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与传统金融生态系统将在未来携手并存,共同塑造金融领域的生态版图。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竞争,激发双方不断创新,推动整个金融生态的繁荣与稳健发展。
提到政府层面的动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菲律宾范围内的发展亦不容小觑。CBDC是否会对加密货币行业构成威胁?
这一点与我之前提到的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市场应相互共存的观点类似。同样地,CBDC与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也应该共存共生。
这是为什么呢? 两者运作机制迥异,CBDC在封闭网络中运行,由CBDC发行主体主导发展;而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则基于开放网络运行,全世界任何人都能参与其发展进程,这为金融行业和货币管理模式注入了众多新颖且有趣的概念。因此,从事CBDC开发工作的实体都可以从去中心化领域中汲取灵感,共同加速创新的步伐。
对于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新人,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如果你想成为新兴数字资产的持有者,请务必做足功课,不要孤注一掷,这一点适用于所有投资领域。不妨从小额投资开始,比如先投入50美元试一试,亲自体验几款应用程序,深入了解后再判断是否适合自己。
切勿急于求成,切记,不要被错失恐惧症(FOMO)驱使,切勿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是许多新人常遇到的挑战。就职业发展而言,如果你来自非加密货币行业,请务必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这个行业有许多独特之处,与其他行业大相径庭。
例如,来自传统行业的人往往会惊讶于自己的上司比自己年轻得多。事实上,许多加密货币的投资者来自千禧一代,甚至是更年轻的群体,因为他们早早进入这个行业,如今已成为各类项目和公司的创始人。
因此,你可能会发现这里的公司结构较为松散。最好的方式是以导师的身份加入,利用你的经验帮助这些年轻人发展壮大公司。
我见过很多人来来去去,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一些人期望加密货币公司按照传统企业的模式运作,这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中并不适用。
如果你想涉足这个行业,切勿仅因认为加密货币代表未来就盲目跟进,你必须深刻理解为何相信加密货币能够引领未来,领会这个行业可以为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基于这些理解与认知,你才会更好地融入这个行业。
聊了这么多关于加密货币行业的专业话题,最后让我们来聊点轻松的: 除了加密货币之外,您还有哪些爱好?
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在外界看来,我似乎一直扮演着“加密货币专家”的角色,我的个人身份似乎总是与加密货币紧紧绑定在一起。但我们行业内的人,也是普通人。
我个人非常喜欢旅行。有趣的是,我已经去过大约34个国家,目前正在努力完成40岁前游历40个国家的小目标。我还热爱音乐,会弹钢琴。总之,离开加密货币的世界,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
“Payments Powerhouses”是一档月度专题系列节目,专注采访菲律宾及菲律宾范围内支付和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
发表评论
2024-11-23 21:53:33 回复该评论
2024-11-23 21:53:33 回复该评论
2024-11-23 21:53:33 回复该评论
2024-11-23 21:53:33 回复该评论
2024-11-23 21:53:33 回复该评论
发表评论: